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器物为“有”,空间为“无”,大肉庄艺术空间的设计,便是以“无”的留白,承托“有”的底蕴,使空间成为器物的载体,以静默的姿态托举每一件古瓷。
01 空间:屋中之屋
素净的空间,如同尚未施釉的白胚,任由器物在其中呼吸,舒展,生长......中国传统建筑“层层递进”的意趣藏于其内,梁架分明的结构、孤峙的立柱,“水泥盒子”在此巧化为盎然古韵的“屋中之屋”。
02 光影:与光对话
没有强光的直白,漫反射的柔光弥漫于器物周遭。像是回到没有玻璃的年代,日光透过窗棂洒在器物上,温润,而软和。灯光渐暗,建盏的虹膜、古瓷的釉色缓缓浮现,好似搭了座桥,也让此刻的人们在与旧时相似的意境中,触到器物真正的美。
03 器物:以小见大
一件器物即一个世界。
访客不需要在琳琅中寻觅,而是静坐、亲手解开包袱,在层层展开中感知每一件器物:汝窑天青里藏着的云影,建盏窑变里映出的宇宙……这场少而精的慢对话,让每一件古瓷都能承载观者的精神世界,恰是中国文人 “以小见大” 的审美极致。
空间为托,承其形;光影为笔,润其色;器物为心,载其意。
只愿每一件器物,都能在最契合的语境里,诉说仅此一份的美。